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,雷暴活动十分频繁。入夏以来,发生在重庆开县的雷击灾害震惊全国。5月23日,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遇雷击,造成7人死亡、44人受伤,其中6人重伤。5月31日,开县又发生3起雷击灾害,造成2人死亡,3人受伤。今年1至5月,我国雷击灾害造成人员死亡84人,受伤73人,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45人和35人。——《人民日报》编者按
雷电灾害不可小视 每年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
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,雷暴活动十分频繁。青藏高原东部、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、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、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为雷暴高发区,雷暴发生最频繁的区域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山区。 从近30年的雷电资料看,我国每年雷暴日数变化不大,但是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件日益严重。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,1997年至2006年的10年间,全国因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雷电灾害事件就有200多起,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。 2006年,全国发生雷电灾害19982起,其中雷击伤亡事件759起,造成717人死亡,受伤640人,全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。 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又一大气象灾害。
今年重庆雷击灾害多 开县义和镇历史上是雷击多发区
重庆市是雷击多发地区,特别是在夏季,雷击事件时有发生,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亿元以上。今年1至5月,重庆市因雷击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和受伤人数均为全国最多,分别达到17人和56人。 开县义和镇历史上就是一个雷击多发区。分析结果表明,气象、环境、地理、地形等特殊因素导致了5月23日雷击事件的发生,其中地理位置和地形是兴业村小学遭雷击的主要原因。 首先,当时教室处于强雷暴天气控制区域范围;第二,兴业村小学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地处暴露的制高点;第三,距离教室2米左右有一排三棵大树,大树的存在增加了教室遭受雷击的概率;第四,教室无防雷装置。 雷击为什么造成兴业村小学大量人员伤亡呢?简单地说,这次雷击主要是直击雷和球形雷(球状闪电)共同所致。当雷电直接击中教室金属窗时,由于金属窗未做接地处理,雷电流无处泄放,靠近窗户的学生就成了雷电流放电的通道,雷电的电效应和热效应造成人员出现伤亡。
雷击时农民伤亡大 周边空旷、没有防雷设施是主要原因
雷击灾害中,经济损失是城市大于农村,但人员伤亡事件则农村多于城市。今年4月因雷击灾害造成死亡的28人当中,就有20人为农村村民,且雷击事件发生地点多为农村。 农村频频发生雷击致人死伤事件,客观上有三大原因。一是由于农村高层建筑少,周边比较空旷,人体更容易成为引来雷击的导体。下雨时打着伞,或者扛着铁锹,就很容易形成制高点而引来雷击。二是农村家电设备增多后,雷击的几率也随之增大。因为农村的电线几乎全部都是架空的,且没有防雷设备,很容易“引雷入室”。三是目前的防雷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在城市进行,农村的防雷设施几乎一片空白。 因此,农村首先须加强防雷宣传,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。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防御雷灾,但可以尽量减少雷击伤人事件的发生。再就是由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部门,检查农村地区的用电设施、房屋结构等,不符合防雷要求的要整改。从长远考虑,应在地域广阔的农村建立较为完善的防雷安全系统。
预防雷电灾害小知识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、光、电混合现象。按其危害方式,可分为直击雷、感应雷(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)、球形雷和雷电波侵入等。预防雷电灾害,请注意以下几点: 1.未来天气早知道。注意收听天气预报,当预报有雷雨天气时,应合理安排户外劳动和活动,尽量不要外出。 2.户外谨防接触雷击。不要让自己成为四周最高的物体。有雷电发生而人在户外时,要迅速到干燥的地方避雨,可在山岩下或山洞中暂时躲避;不要接触金属物体,不要使用铁杆雨伞,不要在大树下避雨,不要在水边、洼地停留,不要骑自行车和接打手机。 遇到突兀而至的雷电,马上蹲下,将双脚并拢,不要与别人拉扯在一起,以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;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,应暂时放在5米之外;不要触摸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,以防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。 3.室内宜防雷电波侵入。平时要保持屋内干燥,房子漏雨应及时修好;不要将晾衣服用的铁丝拉到窗户、门口,以防铁丝引雷。电源线、电话线、天线要安装相应避雷、接地装置。屋顶安装接闪器要保持适当的高度。 雷雨天气时,最好关掉家中所有电源,不使用电器,并关好门窗;尽量不打电话、听收音机和看电视;远离门、窗、暖气炉和炉灶、烟囱。 4.安装避雷设施。经常发生雷击灾害的区域,应安装合适的避雷针,将整个区域纳入避雷保护。安装避雷针、避雷带和避雷网,主要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。 5.预防球形雷。球形雷像火球一样,会飘进室内。预防球形雷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,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,千万不要跑动,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。在野外遇到球形雷,也不要跑动,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扔向远处,将球形雷引开,以免误伤人群。 |